三台服务器搞定Oracle高可用?揭秘低成本HA集群的秘密武器
不用共享存储,也能实现自动故障转移?IT老司机教你玩转Data Guard
首先针对服务器集群的高可用性(HA)架构设计,以下从传统方案的必要性和低成本替代方案两方面进行解析:
在第五章节会解释三台服务器搞定Oracle高可用 without rac and OS HA中间件。
也只能适合一些小型项目,以及对稳定性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应用场景。
一、为什么传统方案需要2节点+共享存储?
1. 消除单点故障(SPOF)
- 计算节点冗余:两台服务器(Node1和Node2)分别作为主备节点。若主节点故障,备用节点可接管服务。
- 存储冗余:共享存储(如SAN/NAS)确保数据一致性,避免因本地磁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。
- 网络冗余:通过虚拟IP(VIP)和心跳线(Heartbeat)实现网络路径的故障切换。
2. 数据一致性与快速切换
- 共享存储的作用:主备节点通过共享存储访问同一份数据,无需实时数据同步,降低切换时因数据不一致导致的服务中断风险。
- 故障转移时间短:共享存储架构下,备用节点可直接挂载存储并启动服务,通常切换时间在秒级(如Oracle RAC或第三方集群软件)。
3. Oracle Active/Standby 场景的特殊性
- Oracle数据库的局限性:传统Oracle单实例数据库不支持多节点并发写入,需通过共享存储实现主备切换(如Oracle Data Guard Physical Standby需配合存储层冗余)。
- 自动Failover依赖条件:需集群管理软件(如Oracle Clusterware、Pacemaker)监控节点状态并触发切换,共享存储简化了数据路径管理。